漕河美女(阿英,漕河街很多人都知道她……)

作者: 时间:2024-06-10 03:19:15 阅读:

漕河步行街位于老城区繁华路段,两边都是卖衣服的商户,五颜六色的广告牌给这条街增添了许多活力,而街角处一个拐弯又拐弯的小巷子里,“藏”着一家做缝纫的店——阿英缝纫店。

缝纫店店主原名贡爱英,是一名是70后,她的缝纫手艺在漕河街上很出名,在老缝纫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时代背景下,贡爱英在逆境中突围,与时俱进,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创业路……


为了生计,谋一门手艺

1993年,说起来是很遥远的过去,对于贡爱英来说却恍如昨日。

那时候,因家境贫困,贡爱英四处打工,工厂流水线、餐厅服务生、家政保姆.... 为了生活,很多职业她都做过。

四处漂泊,却找不到一个真正能让自己安定的职业。


阿英,漕河街很多人都知道她……


1995年,贡爱英的孩子即将上学,贡爱英暗下决心,要带着孩子回到蕲春发展,让孩子能够有一个稳定的读书条件。多番打听下,她找到了江苏的一家高端定制店当学徒,学习了一些基础缝纫手艺。

学到手艺后,贡爱英回到蕲春,在当时的步行街口支了两个摊位——一个缝纫摊,一个杂货摊。

她说,缝纫摊刚支起来,无法维持生计,只能靠着卖点杂货贴补一下家用。我笑说,两个摊位,一个为了理想,一个为了生活。


紧跟市场,技能在精进

贡爱英对缝纫是有感情、有追求的。

支缝纫摊的日子,她专注于做好客人送来的每一件衣物,打扁、修补、裁剪..... 因为负责任的服务,她收获了一批回头客。但很快,她就遇到了问题,有的客人要求高,需要将衣服改版,之前学徒的一些基础缝纫手法还不足以支撑她承接复杂一点的生意。


阿英,漕河街很多人都知道她……

她开始陷入了本领恐慌。

其实,只做一些简单的衣物缝纫也未尝不可,但贡爱英觉得,既然选择了这项职业,就应该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2000年,贡爱英到武汉学习精工织补,回来之后,她的客源更加丰富了,一些年轻的客人买衣服有不合适的、衣服有损坏的,都会送到她这里来改版、修补。


阿英,漕河街很多人都知道她……


缝缝补补又七年,贡爱英埋头在自己的摊位上,周而复始地进行着“画线”、“裁剪”、“锁边”、“缝纫”、“订扣””等工序。2007年,漕河步行街口改造,贡爱英将缝纫摊换成了缝纫店,30平米的小店,一层楼改造成了复式两层,原本以为生意会越来越好,但因为换了地址,老顾客找不到她的店面,店里的生意一度进入低谷。


阿英,漕河街很多人都知道她……


但贡爱英不急不慌,依旧埋头缝纫好每一件衣服,每一次缝纫机绗线的声音响起,她都全神贯注,尽力做到不让顾客失望。

有绝好的手艺,店面的位置便不是算是生意好坏的关键因素。阿英缝纫店的低谷期没有维持多久,老顾客、新顾客一传十、十传百,她偏僻的小店又热闹了起来。

传承创新,一个朴素的愿望...

缝纫是一门老手艺,贡爱英说,遗憾的是,没有什么年轻人喜欢这个行业了。

但越是老手艺,越要沉淀下去,在传承中发展、创新。

2014年,阿英瞄准了“私人订制”领域,她深知,如果仅凭着给客人补衣服、改衣服,可能未来会被时代所淘汰。她忙里偷闲,跑到上海找老师傅学习制版,回来之后,她一边经营着“阿英缝纫店”,一边为开一家“私人订制”店做准备。


阿英,漕河街很多人都知道她……


经过几年的积累、沉淀,2018年,阿英代理的私人定制店开业了,同时,她也根据顾客的建议,开了一家干洗店,真正做到了衣物缝补、护理一条龙服务。

深耕缝纫行业近30年,贡爱英深刻明白“万贯家财不如一技之长”的道理。她说,“一辈子做一件事,并不是很难,只要坚持了就会有收获。”


阿英,漕河街很多人都知道她……


当别人都在说,阿英缝纫店生意很好的时候,我想,这是水到渠成的结果。因为她足够沉淀、足够钻研,也勇于创新。她就像一个匠人,把岁月时间都经行在了一处处细致的针脚和一寸寸各式布料的裁剪之间,将自己的手艺做到最好。于她而言,名气只是附加值。

当我问到贡爱英有什么愿望时,她笑了笑说,“这个愿望也许很难达成,我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进入到这个行业,让这门手艺不要失传.....”


缝纫手艺不要失传,一个朴素又宏大的愿望。

贡爱英做裁缝已经近30年。在这个工业化发达的时代,我们通过网购就可以让已经量产的衣服轻松送到家门口。大多数年轻人已然无法体会衣服缝缝补补、一年等待一件新衣的翘首以盼。但还是有一些如贡爱英一般的人,会想念手指拂过那些布料的质感,和历久弥新的手作味道。

贡爱英没有随着时代的洪流将手艺留在过去,而是紧跟市场所需,不断拓展学习,将老手艺的传承和新技能的创新相结合,走出了更适应现代社会的新路子。

我想,传统手艺需要更多如贡爱英一般的人来传承发展,也正如她的心愿一样,让老手艺更加年轻化,让更多年轻人成为“守艺人。”

每一个心怀阳光,热爱生活的人,都值得被看见!

(来源:蕲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