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清华厂美女(韩利萍:毫厘之间铸就“大国工匠”)

作者: 时间:2024-09-01 20:13:29 阅读:

韩利萍:毫厘之间铸就“大国工匠”

图为韩利萍在五轴加工中心给班组成员讲解加工难点。本报记者 郭娜 摄

芳菲四月,春风和煦。

走进整洁干净的长治清华机械厂,杨柳每个枝节都铆足劲奋力伸展,似乎在诉说着清华人执着的航天梦。

二分厂里机床轰鸣,数控机床前,韩利萍用手摸着刚生产的零件。有无刀纹,粗糙度是否合格?她一摸便清楚。一毫米,对于常人而言可以忽略不计,而在韩利萍眼中,一毫米就是一百丝。“航天无小事,成败在毫厘。”并不是一句空话,百分之一毫

米的丝和千分之一毫米的微米才是韩利萍心中的尺寸。

听声音,看铁屑,研究琢磨编程,凭着多年积累的经验,韩利萍一次次突破自我,先后攻克了“神舟飞船”“探月工程”“长征五号”“长征七号”活动发射平台等任务的加工难题。

“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国家级韩利萍技能大师工作室”……韩利萍获得的荣誉不计其数。成绩的背后是她坚持不懈的努力,“要想跟上时代步伐,就要坚持学习。”韩利萍朴实地说。

1991年,高中毕业的韩利萍来到清华厂,对即将从事的机床加工,她脑子一片空白。虽有师傅手把手传授经验,但并非科班出身的她,要看懂图纸、理解产品切削却是件难事。

“下班回到家就拿着土豆练习。”说起当时的笨办法,她笑了笑。凭着刻苦练习,韩利萍加工的产品合格率有了很大提高。2000年,厂里引进第一批数控加工机床,韩利萍主动申请,成为第一批学习数控机床加工的员工。

“所有的东西都要靠自己琢磨。”从传统铣床到数控加工,韩利萍步伐艰难却也坚定。数控机床使用说明看不懂,她就翻阅各种书籍,不懂的地方就对着机床反复研究。干一行,会一行,精一行,经过几个月的学习,韩利萍终于彻底掌握了数控机床的操作。

然而,随着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新的研制任务越来越多,面对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的挑战,韩利萍刻苦钻研、大胆攻关,确保了多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2007年,某产品加工时间紧、任务重,按照以往的流程需要精确计算出圆弧和直线的切点,计算过程复杂,耗时耗力。为了能按时高质量完成任务,韩利萍加班加点、认真研究琢磨,设计了西门子蓝图编程,圆满完成任务。

在韩利萍的人生字典里,从来没有“差不多”这个词。她说:“航空产品、军工产品容不得丝毫差错,每个工人都应精益求精,把工作做到极致。”

韩利萍参与制造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发射平台,体积庞大,需要四通均流阀体来控制平稳倾斜度。70多个阀孔,相贯相交,每个阀孔的精细度都在0.02毫米公差之间,孔内粗糙度更是要求达到0.0016毫米。凭着多年的经验,她一次一次地试验,最终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加工出了阀体的合格品。

韩利萍说,“精益求精”的航天人品质是代代相传的。初入清华厂时,韩利萍的师傅就对她严格要求,一旦发现不合格产品,拿过来直接扔掉。虽然很委屈,但却让她真正懂得了航天人不应该有“差不多”的思想。

26年来,韩利萍严格遵守工艺流程,在差错范围内,她总是要求自己做到最好。2005年,韩利萍成为数控班组组长,20多名年轻的员工中,有三分之一是她的徒弟,90后的张海莹便是其中之一。

“她对我们要求很严格!”张海莹说道。一次,韩利萍一摸张海莹加工的零件就说,有刀纹,不合格!年轻的张海莹倔强地说:“差不多就行了,反正符合公差范围。”但韩利萍却严厉地说:“我们所有的产品都要做到精益求精,没有差不多!”张海莹没有再坚持,而是按照师傅的要求重新加工,直到近乎完美。

在韩利萍的严格要求下,她带领的班组连续5年荣获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神剑金牌班组”“全国学习型先进班组”“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等称号,并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

“只有多学,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从普通工人到特级技工,韩利萍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2003年,借着北京出差的机会,韩利萍从所住的亦庄工业园区坐两小时公交车到西单图书大厦买书。大雪纷飞,图书馆的韩利萍如饥似渴地翻阅着专业书籍。眼看着天黑了,手里的书却一本也舍不得丢下。“索性全买了!”拎着两大包沉甸甸书的韩利萍又坐公交车返回住所。

在求知的欲望中追求,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2014年,厂里组织青年员工到天津职业技术学院进行软件编程培训,韩利萍成为其中一员。3个月的培训,她每天早起跑步、读书,上课认真做笔记,课后对照教学视频反复咀嚼老师讲过的内容。这是韩利萍人生中一次重要的提高。

今年4月15日,央视《大国工匠》摄制组还专门走进清华机械厂,对韩利萍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拍摄采访。

26年,跟她一批进厂的很多人都转岗了,但她仍坚守在生产一线,她说,看到自己的编程这么受欢迎,她感到很欣慰,也很自豪。

26年,一丝一毫,韩利萍一直坚持“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信仰,精益求精,追求极致。

26年,韩利萍从未停止过学习,滴水穿石。

26年,凭着执着、坚韧、勤奋、钻研,韩利萍突破了一个个不可能,为航天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见习记者 潘银丽)

编辑:刘思静

责任编辑:崔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