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学佛教(90后大学生女道长:出来修行就是逃避责任?不要以己度人好不好?)

作者: 时间:2024-08-31 16:31:09 阅读: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一位走近90后的女大学生道长的传奇经历和家国情怀,看看她是如何看待当代隐修与担当的关系的。也许她不能代表这个群体的全部,但至少是这个群体的一个典型。

90后大学生女道长:出来修行就是逃避责任?不要以己度人好不好?

出家修行并不觉得有啥特殊,只是圆梦而已

钟嗣源,1991年出生,独生女,2013年大学毕业后出家,是四川省叙永县丹山玉皇观“90后”道长。当初有无数人问过她出家修行是否逃避社会责任,或一时头脑发热所致?她说出家修行的念头从小就有,所以出家是经过长时间深思熟虑的结果,圆梦而已,没有别的什么因素干扰。

这个念头不是一时冲动,中学时就对道家文化和中医药方面的书籍情有独钟,认真读过《黄帝内经》《伤寒论》和中华武术方面的书籍,神奇的中华文化吸引着我,所以那时候就决定,将来一定要出家修行。

90后大学生女道长:出来修行就是逃避责任?不要以己度人好不好?

这个想法也曾跟父母亲说过,但是作为家中的独女,开始时也有点不舍,我也没勉强。后来父母亲考察了附近的一些道观,反而支持我了。

对我来说,上山下山,跟上下班一样,想家了就回家看看,父母亲也经常上山看我,看到我的生活状态,很满意,他们决定,等他们退休了,也要过来常驻。

90后大学生女道长:出来修行就是逃避责任?不要以己度人好不好?

出家修行是在逃避社会责任吗?

钟嗣源说:哪能那么说?出家只是为了更好的修行,圆了自己的梦。我出家只是为了修行,修的正是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提升自己的过程中,帮助更多的人。

逃避责任的人,出家也不受欢迎,正是他们才造成了社会对“出家”修行的曲解。再说,没有一点责任意识,修行也白搭。

有些朋友的确有出家的念头,我就问他们为何会有这样的念头。大多数人都是因为生活的压力过重,这样的出家我不赞成。我建议他们,像很多道观里的居士那样来这里清静几天,调整状态后再回到该有的生活,这是不少人的修行方式,没有必要在出家和不出家之间,做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那不符合老君的思想。

90后大学生女道长:出来修行就是逃避责任?不要以己度人好不好?

现在人生活压力确实很大,我不建议他们“放下”“想得开”“想得远”,我是以朋友的身份跟他们聊天。总之还是老君那句话:少私寡欲,见素抱朴。你叫谁无私无欲都不现实,只能说不能不切实际地把目标定得太高,别跟人家比你没有的,你老拿自己的所无、所短跟人家的所有、所长比,你的“有”呢?你的“长”呢?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活在别人的世界里,丧失了自我就会带来精神上的自残。

90后大学生女道长:出来修行就是逃避责任?不要以己度人好不好?

刚上山时,师父就要求我:没有社会责任的人,不配修道。你不能为父母尽孝,不能为他人带来帮助,不能为社会尽责,修一辈子也白搭。我父母每次到这里来,见那么多的朋友围着我探讨问题,都十分欣慰,因为他们见我确实能帮助大家解决一些问题。

我父母是双职工,养老和医疗都不是问题,我自己也会一些生活补助,但用不着,都存了起来。

90后大学生女道长:出来修行就是逃避责任?不要以己度人好不好?

十几年苦读却出家了,是不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

钟嗣源说:这么问的话,还是用逃避责任的心态来揣摩我们这些修行的人。念书跟出家不矛盾,念书是为了更好充实自己,奉献社会,实现个人价值;修行也是深造过程,这是对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承,更好地服务社会大众。因为这里也有人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服务社会又不只有一种途径,你只要不忘本,心怀天下苍生,你就会把接受到的教育传播给更多需要的人。出家修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恰恰相反,是对教育资源的延续和最大化。

这些年来,我以真心换真心,收获了广大民众的信赖,包括我的亲友,他们有什么心事也会来咨询我,我会用中国最古老,最智慧的道家文化帮助他们,引导他们。他们对我就像对待亲人一样,我觉得这就是我的价值所在。

90后大学生女道长:出来修行就是逃避责任?不要以己度人好不好?

对话邹道长

老道友商灵虚道长弟子邹玲琴,十多年云游过天下道佛圣地,名山宫观,现在就在拜谒西北等地道观寺院的路上。

邹道长:我是受师父的影响才出去修行的。师父是早年毕业的大学生,原是一家国企的工会干部。她喜欢访古探秘,后来接触了不少高道,喜欢上了研究佛道诸学,用情极深,乐此不疲。

我喜欢听师父讲道上的故事,颇受教益。后来觉得生活缺了点什么,所以每逢节假日,就跟着师父走上了踏访云游的道路。

老子说“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可是你知道,若是没有广泛的人生阅历,如何能“见天道”?

90后大学生女道长:出来修行就是逃避责任?不要以己度人好不好?

修行好像就是打坐念经,以求悟道,是这样的吗?

邹道长:修行,没那么神秘复杂,不就修养德行吗?一个人若被蒙上“世象”尘垢,怎么会悟道?五颜六色的酸甜苦辣,熙熙攘攘的争来争去,这些都是世象,世象很热闹,也很诱人,诱人的前因都是贪欲,悟什么道?

修行者修炼的无非就是一种心态:“静”。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佛家的“净”或或者儒家的“敬”。道家的静是“致虚极,守静笃”,清静守一,回归生命的本真;佛家的“净”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儒家的“敬”都明白,是“崇仁守礼”。人们常常把修道跟世间的生活对立起来,这是误解,或者叫一知半解。

90后大学生女道长:出来修行就是逃避责任?不要以己度人好不好?

很多人被表象所惑,不做探究,沉迷于心急气躁的生活不能自拔,等到积重难返,就把所谓的包袱甩给家人,自己出家,自以为走上所谓的“修行”之路。岂不知那甩出去的“包袱”里正藏着真理大道。因为小问题是小道,大问题才是大道。

不要把修行和悟道看得那么玄之又玄,修行的真义是修炼对生活、对人生的态度,矫正“三观”。远离了生活,修行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撇开了问题,就永远找不到“道”。别认为打打坐,念几本书就可以得道,那是很荒谬、很危险的。

你们常年在外,远离家庭社会,是否也是一种逃避?

邹道长:人生不就是一场修行吗?各有各的修法,现在流行穿汉服、唐装,没有人说他们是汉唐时期人,为什么我们穿上道袍就一定是出家人?再说出家人跟出家人不同,即便是“住山”出家修行,也不过是一种生活方式。

90后大学生女道长:出来修行就是逃避责任?不要以己度人好不好?

我们的云游,准确地说应该叫“游历”。除了特殊情况,比如有重大活动,偶尔“住山”,通常情况,我们每年大概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在外游历,行前要做好周密的计划,很多时候,我们是和家人一起出行的。其余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家的,该上班上班,该干嘛干嘛。

真正的大道场不在深山,而在红尘里,因为离开了人间烟火,就谈不上修行。出外云游,只是一种生命的必要历练和补充。

不管是在路上,还是在家里。你只要通过“致虚极也,守静笃也”的行为方式,既不要太觉醒,也不要太麻木,师父称之为第三种生命状态,只有进入这种状态,才能实现“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的效果,在“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 中“知常容” 。

90后大学生女道长:出来修行就是逃避责任?不要以己度人好不好?

为什么一提到修行就会被产生看破红尘,逃避责任的感觉?

邹道长:那是两点一线的农业文明方式造成的刻板印象,自古以来从庙堂到民间,都主张修养德性,只不过现在的社会价值多元,修行的方式也更简单,生活方式更加多样化。

总起来说,一个人若能内求,做到“专气致柔”,那你本身就是道场。心,才是最大、最高能的道场。

道家哲学讲究天人合一,说的是身心灵的合一,是人与天地万物的合一,儒家在秦汉之后也讲这个,做到天人合一的,他的道场大过整个终南山,大过昆仑虚。一个有如此心量的人,你说他没有责任感?错了,他的责任感远非常人所能比的,那是大担当,大情怀。

90后大学生女道长:出来修行就是逃避责任?不要以己度人好不好?

修道的人如何跟家人和谐相处?

邹道长:这话问的,刚才不说了吗?心中有道,处处是道,家庭就是最好的道场,家人就是你的同道人。作为家庭成员,要尽心尽职,灰尘就是业障,垃圾就是烦恼,浮躁才是苦恼的根源,清除它们,就是清除业障,就是修道。关爱家人,不怨不怒,唯喜唯抚,就是修道。

连最亲近的父母都不爱,一切皆无从谈起,这样的道理,我想天下人所共知,就不必多言了。所有有心修行的人,第一道考题就是:你爱你的父母家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