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一中美女(做木工、制月饼、织围巾……新学期,平潭一中的劳动课有趣又有料)

作者: 时间:2024-08-31 15:56:09 阅读:

海都全媒体记者 梁展豪

通讯员 冯荣 陈澜清 文/图

在麦田里捡麦穗、在课堂上做手工、在学校里扫落叶……这些劳动课是许多人的童年回忆。今年9月开始,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进入课表,等待着孩子们探索实践。


而早在2020年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通知时,平潭一中就开始着手编写劳动实践指导手册。这些课程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对知识文化技能的传承。


那么,新学期开始,孩子们的劳动课上得怎么样了?


小小竹蜻蜓

藏着数学和物理知识


“制作竹蜻蜓主要包括两个步骤,切削竹柄加工成小圆棒,以及制作小翅膀……”近日,平潭一中岚城校区实验室里,通用技术老师林宇斌正在指导高一(6)班学生制作竹蜻蜓。


理论讲解过后,学生们在机器上麻利地操作加工竹片,“吱吱吱”的切割声回荡在教室里。


做木工、制月饼、织围巾……新学期,平潭一中的劳动课有趣又有料


林宇斌负责这门劳动课已有多年,他表示,从传统课堂转移到劳动课堂,最大的变化是更考验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手工实践,让学生掌握不同的学科知识,磨炼他们的意志力。


做木工、制月饼、织围巾……新学期,平潭一中的劳动课有趣又有料


“别看竹蜻蜓很小,它可是中国从古代流传至今的玩具,蕴藏着数学的几何知识和空气动力学的物理知识。”林宇斌介绍,竹蜻蜓的小翅膀上有幅度,学生需要小心精确地加工,不断锉削,把竹片磨细磨薄,让它变成中心对称的倾斜面,才能确保其飞得更高、飞得更久。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林宇斌希望孩子们也能像蜻蜓一样,早立荷尖。下一步,他将编写竹编等课程,让更多学生体验到这门劳动课的乐趣。


做木工、制月饼、织围巾……新学期,平潭一中的劳动课有趣又有料


课桌化身烹饪台

制作学校专属月饼


在高二(2)班,劳动课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此时的教室变成了厨房,课桌变成烹饪台。只见学生们戴好手套,兴致勃勃地准备大显身手。


做木工、制月饼、织围巾……新学期,平潭一中的劳动课有趣又有料


“同学们,先给碗中的200g面粉加入200ml开水,等水冷却后用力揉搓面团……”在做月饼前,学生们学习了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接着,劳动老师冯艳莉详细讲解了制作冰皮月饼的步骤。


做木工、制月饼、织围巾……新学期,平潭一中的劳动课有趣又有料


在动手实践时,学生们围坐在桌前,分工明确,有的揉面团,有的揉馅料……最终把包好的冰皮月饼放入模具内压花、脱模,一个个漂亮的冰皮月饼就完成了。


细看这款月饼,上面图案是平潭一中校门,原来这是劳动老师、3D打印工作室辅导员冯艳莉通过3D打印设计而成的模具,只为了制作出一款属于学校特色的新潮月饼。


做木工、制月饼、织围巾……新学期,平潭一中的劳动课有趣又有料


在冯艳莉看来,劳动课程对老师来说是知识文化技能的传承,对学生来说则是劳心劳力,提升生活技能。


每周开设一节劳动课

课内课外相结合


据了解,早在2020年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通知时,平潭一中就开始在劳动课程上下功夫,并着手编写劳动实践指导手册。


平潭一中教务处主任林桂平介绍,学校在七、八年级和高一、高二年级均开设有劳动课程,每周各安排一节课。高中阶段劳动共6学分,4学分在课内完成,学习内容与通用技术的选择性必修内容以及校本课程内容统筹。其他2学分为志愿服务,安排在课外时间进行,以集体劳动为主,以及大型赛事、社区建设、环境保护等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我们为初高中非毕业班年级编写了劳动实践指导手册,如为七、八年级编写了《立体纸艺》《木工》等,为高一、高二年级开设了《金工》《木工》《毛线编织》等课程,同时结合传统节日和时令节气,安排美食制作或花卉种植。”林桂平说,为了检验学生是否掌握这些劳动技能,将采取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方式,每学期对学生的作业和作品进行评价与展示。


劳动课为学生带来的成效明显,许多学生都掌握了织围巾、包饺子、做木工、做月饼等多项技能,丰富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更加全面发展。


家长陈女士对此表示,孩子通过劳动课不仅学会了技能,而且还学会了换位思考,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这让她非常欣慰。


据介绍,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完善劳动教室、开辟劳动基地,让学生体验做农活,让劳动教育立体化。



本文为海峡都市报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

编辑:余泓妍

实习生:赖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