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高跟鞋美女宰鹅(学士故里话秩堂)

作者: 时间:2024-08-31 12:19:06 阅读:

學士故里話秩堂

学士故里话秩堂

  學士故里,詩意秩堂。倘佯與詩一樣的秩堂,給人一種如沐深厚的學士之風,有故事、有底蘊深厚的歷史人文文化,讓小編帶你領略一下秩堂的自然風景、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

——題記。

学士故里话秩堂

    文 / 梦 斋

秩堂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为茶水源头,是神农故邑,历史悠久,人文厚重。有诗曰:“茶山茶水生茶茗,村东村西路桥亲。四条花溪如玉带,八面青山若画屏。名胜古迹布棋盘,历史文化罗星星。男耕女织童叟吟,家传翰墨万事兴。”

湖南最美乡镇大美秩堂,地处湘东罗霄山脉中段西麓茶山之阴、茶陵县东北部,距县城44公里,东北方与江西省的莲花、永新两县接壤,西南方与高垅镇、严塘镇为邻,总面积167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万7千人,辖11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因明清两朝连出李东阳、张治、彭维新三位大学士,得名“三大学士故里”,(1961年茶陵县调整区划时,原秩堂乡龙匣与光泉两村划归高陇镇,故李东阳故里属高陇)。主要景点有:茶陵县油菜花节秩堂皇龙江风光带,风水宝地宗教千年皇雩仙,鬼斧神工龙江峡,山中翡翠东坑水库,天然溶洞蝙蝠洞,吴楚雄关城隍庙,文化标杆“三大学士故里碑”,文化圣地雩江书院红色摇篮列宁学校,巧夺天工“中宪大夫石牌坊”,宗祠经典毗塘谭家祠,岳飞题赠“墨庄”碑,战国古城古墓遗址,五佛岭战斗纪念碑等。

君有缘分游秩堂,我愿为你做导游。进入秩堂旅游,有四条路线:一是从茶陵县高陇镇的光泉向南进入秩堂镇的沂江,游岩子龙、看龙江瀑布;二是从茶陵县高陇镇的龙匣向东进入秩堂镇的石龙,看三大学士故里碑亭、品学士文化;三是从茶陵县严塘尧水向东进入秩堂镇的小田,游寨下坪蝙蝠洞、看乾隆古桥;四是从江西莲花、永新向西经三板桥田南进入秩堂镇的晓塘,拜城隍庙、访战国古城古墓遗址。

学士故里话秩堂

推荐秩堂一日游线路 :(从光泉进入) —— 黄草岩子龙 ——黄草龙江山庄(吃饭) —— 皇图龙家祠牌坊—— 马吉红军广场 —— 东首将军广场—— 东坑水库 —— 皇雩仙 —— (返回东首到毗塘) 毗塘雩江书院 —— 毗塘谭家祠 —— 彭家祠墟上俊杰饭店或月江桥秩堂家菜馆(吃饭) —— 龙匣李家祠 —— (去茶陵方向)

风水宝地皇雩仙,位于罗霄山脉中段西麓九陇山、武功山、万洋山之间茶陵县秩堂镇东坑村幽深的山谷里,东南西三面青山绵延环绕,如龙翔凤舞,层叠而来,郁郁葱葱,朝夕常有云蒸雾绕。仙庙座南朝北,左有打鼓岭,右有钟形岭,前有香炉寨、狮子岩,后有玲珑绚丽的“螺堡坳”,再往后看,巍峨壮观的雩山仙人峰,峰前又立着葱茏秀丽的青螺峰,远看如慈母抱秀女,每当山间云起,如仙子舞带,天女散花,又如香烟飘渺,九龙环山。青螺蜂群岩叠翠,传说峰顶有千年活石螺,堪称世上一奇;山顶上还有南斗星君和北斗星君下棋的仙迹;石壁上还有石井,石井长吐清泉。山上古树参天,山下三尺围粗的千年老钩藤缠绵交错,蔓盖半边青山。若是三春时节来,可以看到数十丈的古藤上,开着无叶红花,“古藤节节上,红花簇簇开”,如孔雀开锦屏,似赤龙腾云空。仙庙右边的七窍泉,炎夏清凉,隆冬腾热气,水如明镜,迤逦北去,为茶水主要源头。

学士故里话秩堂

  皇雩仙 始建于唐朝德宗年间(780-804),距今1200多年,现在所存的建筑系清道光十五年已末(1835年)重修的结果,共十四间房屋和四间殿堂,有七间可住的楼房,还有四眼天井。正门坊中间楷书“皇雩仙”三个金字;金字上方刻着太极八卦图;下方塑着八仙过海,左边王母庆寿,右边关公走麦城等神像,栩栩如生。门坊左右按着“山青”、“水秀”两块石刻。正殿改三清殿为大雄宝殿,塑有四大天王佛像。正殿左是观音殿,塑一尊千手观音。正殿右是龙王殿,塑有一尊龙王像,在龙王的前面又塑有尊地藏王菩萨。

远观,这里的山令人醉。螺堡坳主峰青螺峰拔地而起,旋转而上,恰似一棵巨大的青螺耸立,山上山下,古木参天,浓荫如云,试与雩山仙人峰比高,与蓝天相映。

近玩,这里的水令人醉。山麓下有七孔泉水从地下涌出。每当夏日,一股股清流从泉孔中喷出,令你暑气顿消。若到冬天,一股股暖流从泉孔中缓缓吐出来,让你倍感温暖,那水,喝到口里甜丝丝的,清爽得很。

游戏,这里的树令人醉。可以荡秋千、捉迷藏。密密麻麻的树出奇的高大,出奇的怪态,巨藤与它们紧紧地缠绕在一起,让人分不清哪是树,哪是藤,也搞不懂是藤缠树,还是树恋藤。

学士故里话秩堂

  考古,这里的建筑令人醉。皇雩仙庙为南宋孝宗皇帝御封,据《茶陵县志》载:皇雩仙始建于唐朝德宗年间(780—804年),名为“雩仙”,后因驸马谭斗南画此地风景为《里居山水图》呈南宋孝宗皇帝,孝宗喜而题诗,并将其封为“皇雩仙”。皇雩仙门联“一峰纡绾青螺髻,七窍灵通白石泉”,系清朝协办内阁大学士彭维新所撰。“青螺髻”是指青翠的螺堡坳主峰像田螺盘旋的样子盘成女人头上的发髻。“白石泉”是指七窍泉水旁边的石头,很久以前属石灰岩表面层,呈白色,后来经过雨水与岁月的冲洗,已经变成青黑色了。大殿两边墙上的碑刻系彭维新五言诗,自称“馀山老人”,《雩泉记》美丽的神话,介绍了七窍泉的来历。

相传唐代这里十分缺水。一天有位禅师太乙真人萧禅和前来此地,夜宿谢姓大娘家,大娘点着火把到很远处挑水烹茶招待客人,第二天,谢大娘又要挥刀宰鹅待客,被他劝住,表示要付钱买鹅,大娘不肯收钱,将鹅赠送于他。禅师很受感动,问大娘想不想富贵,谢大娘说不求富贵,只求有水就心满意足了。萧禅和用拐杖在附近的石崖下凿了七个孔,让她从家里拿出七只碗,分别覆盖在崖壁下,嘱咐她七天后再把碗揭开,水就自然来了,说完乘鹅而去。不料谢大娘的老伴陈老倌回家听说此事,有点不相信,急于得到水,连揭四碗,盖碗处流出四股涓涓细流。大娘连忙拉住老伴,不准他再揭碗,等到七天后,大娘揭开剩下的三只碗,顿时电闪雷鸣,三股泉水迸涌而出。从此,这一带再也不怕干旱了,为感谢神仙赐泉之恩,当地百姓修了这座雩仙庙专门供奉。

学士故里话秩堂

  龙江峡 位于秩堂镇黄草南山里白云深处,周围悬崖险峻,山谷云蒸霞蔚,林涛阵阵,远看像一条巨龙从天而降,又像一匹白马三级跳远;近观像仙女散花、王母撒银,飘飘而下,注入一片云海 ,阳光一照,彩虹忽现,海市蜃楼,如在梦中。瀑布流量随上游的水情而变化,加之四季轮回、阴晴雾雨、朝辉晚霞、春华秋实,有时如银柱,有时似彩练,有时飞花,有时泻玉,真是千姿百态、气象万千!

从黄草老电站步行,游龙江峡谷需要3小时左右,女同胞莫穿高跟鞋。从“风车口”进入十里峡谷,上行三里处有一深潭,藤蔓深入潭中,有鱼出没,好像众人钓鱼,名之曰“八仙钓鱼”, 潭里的鱼儿很多,形状各异,一般都是手指大小,运气好时会看到原生的泡花鱼、梭梭泡、花尾巴、黄鲶和无骨鱼,还有螃蟹和团鱼。

再上行两三里,深涧藤蔓幽幽,峭壁巉岩林立,上有一处平台,周围怪石迥异,岩上有几块石头像人形,传说是太乙真人肖禅和与太上老君下棋观瀑的地方,名曰“仙人下棋”。人站在峭壁平台上,向南看正好对着飞瀑,向西北看是悬崖差互、树木参差、山岭逶迤,心旷神怡。

继续上行四五里,就来到龙江飞瀑“射水崖”了。相传岩子龙奇花异草多神药,古时候有一对“青梅竹马”到此采药,少年不慎跌入深潭被龙王抓去,少女在此日思夜想化为岩石,泪如泉涌遂成瀑布。有诗曰:“危崖白龙脱云端,群岩叠翠壮奇观。春来三泻落千丈,秋去一线吊鸣蝉。采药童子归何处?可怜青女望苍茫。玉在璞中生相思,晴雨飞花愁更长。”

学士故里话秩堂

看完飞瀑从东面山腰沿着渠道往回走,一路上可欣赏奇花异草古奇树,还能品尝季节性野果子,留心处处有风景。饿了,可到龙江山庄品尝地道山里菜。

石龙村老鼠坳路口的三大学士故里碑,是茶乡秩堂的文化标杆、历史丰碑。古碑为长6尺、宽2尺4、厚6寸的石刻碑,为清朝道光二十八年(1849年)州牧葆亨所立。后来,因长年累月,风雨侵蚀,石碑日渐风化破损。2004年秩堂乡人民政府根据群众意愿重修了此碑。新“三大学士故里碑”改用大理石刻,座基为16平方米的四方平台,碑柱为边长2尺4、高1丈8的长方体,东南西北四面皆刻有“三大学士故里”六个大字。

古代这里有一座凉亭,名“关头亭”,供过往行人憩息。亭子为拱形石门,上书“关头亭”三字,两边有楹联,亭子正堂中央镶有一块大石碑,上面刻有“三大学士故里”六个大字。

原来在这方圆不足十里的弹丸偏僻之地,从明至清三百年间,先后出了明首辅大学士李东阳、明文渊阁大学士张治、清协办内阁大学士彭维新(明清大学士系宰相级内阁大臣)。清道光二十八年(1849年),为纪念先贤,传承遗风,激励后人勤学,当地村民修建此亭。时任茶陵知州葆亨极为赞誉,撰联并赠三大学士故里碑立于亭中央,三大学士故里由此而来。

学士故里话秩堂

  雩江书院 位于秩堂镇毗塘村洲头岭,是茶陵县38所古代书院中唯一完整保存至今的一所书院,清朝嘉庆21年(1816)由茶乡(十六、十七、十八)三都公建的学堂。脉自雩山,蜿蜒而来,树木葱茏,雩水萦绕其前,故取名雩江书院。

书院坐东朝西,四周良田环抱,系青砖、青瓦和砖木材结构的四合院式建筑,栋顶建骑马垛,分前厅、中堂、后堂,左厢房、右厢房等,中堂有4根大圆木堂柱,直达堂顶,左右各有一口4米见方的天井,全院共有大小房屋40间,总占地面积1136平方米,造型古典雅致。

学士故里话秩堂

  民国20年冬,即1931年12月,茶陵县苏维埃政府将办在小田寨下坪吴国瑞家的列宁学校搬迁至雩江书院,更名为茶陵县列宁高级小学,学校办至民国22年秋,即1933年10月,因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而被迫停办。

土地革命时期,列宁高级小学办学四年(含小田两年),培养了红军战士和革命干部200余人,如:陈志彬少将、刘长希大校、被毛泽东主席誉为“模范团长”的陈冬尧烈士等,都是列宁学校的学生。故列宁学校被称为“红色革命摇篮”。

1956年5月5日,时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胡耀邦同志重上井冈山,返程途径茶陵时,特地视察学校,并题写了“列宁学校”校名。1984年10月该校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3月被定为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县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有诗曰:“雩江书院千秋梦,古色古香古风存。

学士故里话秩堂

巧夺天工“中宪大夫石牌坊”

牌坊,是祠堂的旗子,是村落的图腾,是文化的象征,是族人的灵魂!在茶陵,尤其是秩堂宗祠文化极其深厚,各姓氏的祠堂保存较好,祠堂不仅是用来祭祀祖先,其本身更是地方性文化的代表,祠堂文化让身在异乡的海内外宗亲记得住乡愁,是海内外宗亲扯不断的根。

矗立于皇图村龙家祠前面的牌坊,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整体高5层12米,基座宽11米,主要以花岗岩石块构筑而成,坊上所有的牌匾采用质地细腻的青石板作浮雕,穿雕的匾额刻有三顾茅庐、桃园结义、关公挑袍、长板坡、甘露寺、空城计等三国人物故事,所有人物、花卉、鱼鸟图案神态各异、栩栩如生,镌刻疏密有致,玲珑剔透,制作精细,巧夺天工。

牌坊始为旌表龙家屋六房基祖、明代隆庆年间任苏州同知、后升任四川龙安知府、被诰封为“中宪大夫”的龙庆云进士而建,后来被皇上敕封或诰封为“中宪大夫”衔的还有明代万历进士龙文明、龙汝荩、清代康熙进士龙德中,在清代嘉靖二十三年重修龙家祠石坊时更名为“中宪大夫坊”。牌坊造型庄重大方,气宇轩昂,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观赏价值,历经近五百年仍保存完好,实属罕见,故2002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学士故里话秩堂

  宗祠经典毗塘谭家祠

在中国,祠堂是国人灵魂的栖息地,是孝道文化的发源地,是地域文明的传承地,是休闲娱乐的活动地;也是中华民族讲究“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宣传栏。

祠堂最早叫家庙,不仅是祖宗牌位的安放之地,也是地方议事、集会、修谱、演戏、休闲、娱乐、惩恶扬善打官司的场所。

谭姓是秩堂的第一大姓,座落于毗塘村的谭氏家庙,是秩堂乃至茶陵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保存最好、气派豪华的一座家庙。此家庙于明代万历末年由四川巡抚中丞公谭希思创建,堂名“惇伦堂”。

学士故里话秩堂

  毗塘“谭氏家庙”,又称“云阳世家”,为五进宗祠,依次为前檐机斗、戏台天井、惇伦堂、钟鼓楼、敕书阁,庭廊广阔,后栋设龛,奉祀始祖德崇公。前檐正门上书“谭氏家庙”四个金色大字,笔力遒劲,机斗坊上书“云阳世家”四字,左右两旁另设两小门,门前各有两座石象石狮,彰显宗祠的威严。谭氏宗祠左右两边还建有附祠,整个布局呈“品”字型,庄严恢宏。内设敕书阁、钟鼓楼,有敕书、景阳钟、太平鼓、象足虎头鼎等宝物。“云阳”指茶陵天标云阳山,代替茶陵;“世家”指世代有做大官的人家和名门望族。 谭氏家庙建成于明代万历末年,原牌匾与祠堂经世累年,风雨沧桑,至清代延请高陇石床宗人、翰林编修、两广总督、吏部尚书谭钟麟(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之父)撰写。“敕书阁”是谭氏家庙的后殿,共三层。一楼大厅为寝成堂,主要奉祀毘塘谭氏列祖列宗,两边是厢房。二楼两边同为厢房,中间大厅为“魁星楼”,专门储藏世家历代的敕命诏书、褒奖赠封和金榜题名、升迁晋爵的丹青。三楼为观景楼,楼前檐是享誉悠久的“百鸟朝凤”。因谭氏家庙是按“步步登高”的地形设计建造,所以“敕书阁”处于祖祠的最高处。

因其设计优美适用、建筑艺术精湛、人文厚重、维修保护良好,而成为世界谭氏寻祖之祠、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学士故里话秩堂

    秩堂美景还很多,各种文化更缠绵,有缘珍惜每一次机会,期待你的下一次相逢……

学士故里话秩堂
学士故里话秩堂
学士故里话秩堂
学士故里话秩堂
学士故里话秩堂

文/梦斋

整理/制作/彭宝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