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是凉山(凉山木里“黄金王国”:金灿灿的服饰,高挑挑的姑娘)

作者: 时间:2024-06-04 15:30:07 阅读:

凉山木里“黄金王国”:金灿灿的服饰,高挑挑的姑娘

凉山木里“黄金王国”:金灿灿的服饰,高挑挑的姑娘

3月31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东朗乡举办第二届贡巴拉梅朵旅游文化节暨党心连民心,脱贫攻坚心连心活动,多彩的文艺节目和绚丽的民族文化,使位于香格里拉核心区的凉山木里藏族风情得以呈现。由于木里区位的原因,木里今天依然非常封闭,这一活动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令更多的人神往。

凉山木里“黄金王国”:金灿灿的服饰,高挑挑的姑娘

凉山木里“黄金王国”:金灿灿的服饰,高挑挑的姑娘

木里幅员辽阔,属矿产资源富集区,盛产黄金,因此自古就有“黄金王国”的美誉,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木里藏区服饰黄金饰品多,在这个节日里,藏族男女身上珠光宝气,特别黄金饰品不同凡响,让人们感受到了金灿灿的服饰。由于这里处于高原峡谷地带,紫外线的强烈也让人们骨骼发育好,因而帅哥美女多,人们能看到一个个高挑挑的姑娘。

凉山木里“黄金王国”:金灿灿的服饰,高挑挑的姑娘

凉山木里“黄金王国”:金灿灿的服饰,高挑挑的姑娘

凉山木里“黄金王国”:金灿灿的服饰,高挑挑的姑娘

凉山木里“黄金王国”:金灿灿的服饰,高挑挑的姑娘

木里自然景观与人文习俗受人类经济活动与外来文化干扰、影响较小, 自然生态与人文习俗保存完整,地方民族文化特色浓郁,自然与人文资源相伴而生,生物多样性突出。在国家发改委、旅游局编制的《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中,将木里与西藏昌都地区、云南迪庆州、四川甘孜州确定为核心区。

凉山木里“黄金王国”:金灿灿的服饰,高挑挑的姑娘

凉山木里“黄金王国”:金灿灿的服饰,高挑挑的姑娘

凉山木里“黄金王国”:金灿灿的服饰,高挑挑的姑娘

凉山木里“黄金王国”:金灿灿的服饰,高挑挑的姑娘

凉山木里“黄金王国”:金灿灿的服饰,高挑挑的姑娘

木里藏族自治县幅员面积13252平方公里,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自治民族,包括彝、汉、蒙古、纳西等21个民族的自治县,2014年末全县总人口为13.4万人,其中藏族人口4.51万人,占总人口的33.7%,是四川藏区人口第一大县,是四川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县,是全国仅有的两个藏族自治县之一。

其地处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结合部,平均海拔3100米,相对高差4488米,是横断山脉在四川境内最为典型的地带,地质、地貌复杂,地形为沟壑纵横、切蚀深刻的残余高原,是青藏高原地质结构最复杂、环境最恶劣的地段之一。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再加上长期以来投入严重不足,木里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1994年被确定为国定贫困县,2001年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近年来国家和省州对木里投入很大,外地省地市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木里近年发展较快,2017年,木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亿元(预计数)。

凉山木里“黄金王国”:金灿灿的服饰,高挑挑的姑娘

凉山木里“黄金王国”:金灿灿的服饰,高挑挑的姑娘

木里藏族自治县东临冕宁、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南连盐源、云南省宁蒗、玉龙,西接甘孜州稻城、云南省香格里拉县,北通甘孜州理塘县、雅江县、康定市。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和宗教等原因,特别是木里与云南藏区和甘孜藏区紧密相连的特殊地缘结构,使木里藏区与西藏和康巴藏区联系紧密,成为四川乃至全国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藏区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和较为鲜明的特点。

这里藏金丰富,自古就有“黄金王国”的称号。木里黄金开采的历史很早,云南丽江的东巴经中也有记载,纳西人有三兄弟,一个留在了丽江,一个到木里淘金,一个到西藏盐井采盐。几百年来,在木里围绕金矿的战争连绵不绝,有明确历史记录的战争发生在明朝。走在今天的木里,在长达几百公里的峡谷里,依然能看到一个接一个残破的碉楼,那是明代规模宏大的十多次军事活动,动用军事力量达十多万人,主要是因为争夺金矿。

凉山木里“黄金王国”:金灿灿的服饰,高挑挑的姑娘

凉山木里“黄金王国”:金灿灿的服饰,高挑挑的姑娘

凉山木里“黄金王国”:金灿灿的服饰,高挑挑的姑娘

凉山木里“黄金王国”:金灿灿的服饰,高挑挑的姑娘

凉山木里“黄金王国”:金灿灿的服饰,高挑挑的姑娘

凉山木里“黄金王国”:金灿灿的服饰,高挑挑的姑娘

凉山木里“黄金王国”:金灿灿的服饰,高挑挑的姑娘

凉山木里“黄金王国”:金灿灿的服饰,高挑挑的姑娘

凉山木里“黄金王国”:金灿灿的服饰,高挑挑的姑娘

凉山木里“黄金王国”:金灿灿的服饰,高挑挑的姑娘

凉山木里“黄金王国”:金灿灿的服饰,高挑挑的姑娘

在木天王统治木里时,曾在水洛河流域挖过黄金。清代和民国时期当地采金活动也非常多。据《龙达金矿概况》记载:“龙达金厂在木里西部,偏南,位于西经十五、六度与北纬二十八、九度之间,纵横凡五日程,系四川盐源县木里土司之属第。”“清道光年间,滇人赵某办理中甸边境矿务。后越侵四川之龙达河上游,挖沙掏金,是为龙达金厂之起源,后由川方收回,时停时办起迄未引人注意。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以后,始陆续开放二台坪子、紫洛、竹林坪等地。一时产金旺盛,而龙达之名大张。民国二年[1913)五月,初次被番匪驱逐,旋复续办。”另据《川边季刊》一卷二期载:“民国二十三年(1934)九月,川康军矿务视察员李章甫由西昌前赴盐源,至木里土司境内之枯鲁经堂,与木里老土司项此称扎巴(米吉活佛)及新土司项松典协商开采金矿条件,因语言不合发生争执,双方鸣枪。木里老土司被击毙于敌枪之下。李等见事体扩大,乃将新土司押回西昌。”自此以后,龙达金矿一直停办至解放初。解放后,1958年木里人民政府重新开办金矿,到1960年停办。长期以来,民间采挖黄金活跃。近年来,当地政府严惩私挖乱采,规范黄金开采,保护了黄金资源。

凉山木里“黄金王国”:金灿灿的服饰,高挑挑的姑娘

凉山木里“黄金王国”:金灿灿的服饰,高挑挑的姑娘

凉山木里“黄金王国”:金灿灿的服饰,高挑挑的姑娘

解放前,境内世居的藏族、蒙古族和部分纳西族信奉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木里藏族服饰丰富多彩,美观大方,并随地区的不同略有差异。但大多喜欢色彩鲜艳的服装,尤喜白、大红、蔚蓝、粉红、桃红、桔黄等颜色的衬衫。

凉山木里“黄金王国”:金灿灿的服饰,高挑挑的姑娘

凉山木里“黄金王国”:金灿灿的服饰,高挑挑的姑娘

凉山木里“黄金王国”:金灿灿的服饰,高挑挑的姑娘

男子服饰。男子留长发并编成若干小辫,下端合并成一根粗辫,用象牙或牛骨圈子套上,拖于脑后,称“纳饶”。也有不留长发而剃成光头的。较富者戴用盒丝锻、金丝带和银丝缎做装饰,以皮毛作料,并有图案的“次仁夏木”(金边帽)。有的则戴“甲哈狐窝”(博士呢帽)、狐皮藏帽。贫者戴金狗皮帽或野猫皮帽,也有打光头的。男子上装穿短衫,以白色布或绸料为多,多数高领,袖子长,右边开襟扣纽绊,并用金银丝布滚衣边。外罩圆领宽袖“曲巴”(或称“曲沃”),“曲巴”以棉布、麻布、毛布、皮板、绸缎为主要原料,左襟大、右襟小,一般在右腋下钉一个纽扣,有的用红、绿、蓝、血青等色布做两条宽4公分,长20公分的飘带,穿时结上,就不用扣子了,男藏袍底边多加装饰,缀以氆氇、豹皮、虎皮、水獭皮等。穿藏袍时,将衣领顶在头上,把腰部提起,腰间系上红色毛布带子(僧人系黄色腰带),一般夏天或劳动时穿左袖,右臂袒露,右袖拖在背后或搭在右肩上;也可左右袖均不穿,两袖柬在腰间。但冬天一般两袖均穿上。男子藏袍的前摆要求平直,后摆讲究折纹。至于前摆在什么位置,还有等级之分。有钱有势的贵族,有高深文化教养的人,他们的下摆一般长过膝盖,而一些贵族的护兵,表示骁勇力壮的人,他们的下摆在膝盖之上,收得较短;-般的人,他们的下摆与膝盖平。腰际右侧缀挂一把吊刀(银制或铜制刀鞘),上面雕有龙、花、动物等图案。富有的男子腰间还柬一条缀以30颗银花并用4根银链串连的银钱包。左肩背挂金制或银制“嗄宝”(佛像盒)。男子下装宽肥。脚穿“支康宝”、“甲秧”或“秧”。“支康宝”靴做工精巧考究,喜庆节日才穿用。靴底用牛皮制作,用皮线密密缝钉,厚达寸余;靴帮色彩斑谰,分别用红、黄、绿、蓝等多种颜色的丝线绣花边和花瓣,并用黑氆氇呢做靴腰,长腰与靴面间,用红绿毛呢相接,靴腰上端靠腿肚部位,剪开一条约十公分的口子,便于穿着和提携。穿靴时,将裤肿扎入靴口一同用精制靴带在膝关节下方扎紧。解放前,“支康宝”靴富贵人家才有。民间较为普遍的是“甲秧”靴,也是以牛皮作底,靴底钉鞋钉;靴帮用三层氆氇粘制或用马鹿或麂皮缝制而成,后帮开五寸剪口,口边分别用染红羊皮加固,便于提携,靴后跟和靴尖缝上黑色牛皮,靴面用染黑牛皮拉条及金丝镶边,使之美观。“甲秧”鞋的特点是鞋尖朝上耸起,宛如本船的前端(狗鼻),穿上威武大方。“秧”靴属一般的鞋。靴底以牛皮包起来缝制而成,底层步,靴帮用牛皮或毛布,不加装饰,轻便,适宜于天气暖和的季节穿。

凉山木里“黄金王国”:金灿灿的服饰,高挑挑的姑娘

凉山木里“黄金王国”:金灿灿的服饰,高挑挑的姑娘

凉山木里“黄金王国”:金灿灿的服饰,高挑挑的姑娘

凉山木里“黄金王国”:金灿灿的服饰,高挑挑的姑娘

凉山木里“黄金王国”:金灿灿的服饰,高挑挑的姑娘

凉山木里“黄金王国”:金灿灿的服饰,高挑挑的姑娘

凉山木里“黄金王国”:金灿灿的服饰,高挑挑的姑娘

凉山木里“黄金王国”:金灿灿的服饰,高挑挑的姑娘

女子服饰。木里藏族妇女有的地方留长发,加青、红头绳编成两条长辫盘于头顶。在发辫上插上宝石、珊瑚、琉璃珠或密蜡石等饰物的“巴珠”。水洛、东朗、麦日等地部分藏族妇女和未婚女子头发则编成百根小发辫,每根小辫之间用线连成网状的两块,覆盖于头顶左右两侧,披于脑后。头顶中部两侧各挂一个较大的黄色“比石”(密蜡珠),前额两侧各吊一颗较大的咀银皮包着的绿松石珠子,两鬓拖有两根小发辫,辫端各挂一十银制“纳采”(耳环),脖子上戴镶有三颗较大的金或银花的“轿巴嗄””(项链)和各色珠子串成的较短的“八嗄”以及数串长短不一的“冲旺”(珠子),朐前挂一个银翻的精巧圆形或莲花瓣型的“嗄乌”(佛像盒)。双手带象牙或银制手镯和嵌有绿松石的铱制戒指。藏族女子服装随不同季节和不同地区而有所区别。有“纳竹”,“盖礼”(无袖藏袍)、“夺显”、“空”(长裙和衬衫等)。女子上装穿短衫,用印花绸布作衬衫,右边开襟扣纽畔并用金银丝布滚衣边。穿“盖扎”时,里穿衬衫多翻领,袖子砖,长出部份平时卷起,跳舞时放下,以增姿色。女子藏袍“夺显”,制作讲究,用紫色毛布、卡叽布或黑色、青色布料为主要原料,高领、宽大。领子和袖子滚有红、黑、绿、紫等布边。下摆滚有5寸左右的滚边;后腰多绉褶,后背系腰带处缝有三根不同颜色的横条。后肩至两袖臂膀处用三寸宽的红绸布作底。再以黄、白、黑、绿、蓝绸料制作成三角形状重叠压缝,以色布滚边。似一条彩虹横挂臂肩处,肩至中袖处接宽约4寸左右的红或蓝色绸布绕一圈,下摆到脚背。腰束红色毛布带子,佩挂用银制的桃形圆盘,连接成三角形坠子,下吊银串铃(卡壶八壶),用银链悬挂于右腿到膝盖部位。或以3寸宽、2尺长的麻布作垫层再加红布镶面,嵌十多颗螺片竖挂前腿右侧。腰部带子上加系两块较大的方形多图案银质的“恰典”或在五寸宽的布带上嵌有30多颗白海螺片的“古热”,腰酥右侧挂一把精制小刀,脚穿“支康宝”(藏靴)。“盖礼”以绸布作料,后腰无绉褶,左襟大,右襟小,长到脚背,色彩鲜艳,腰束红、血青、绿色等绸缎或平布的腰带,适宜夏秋穿。“空”为女式有袖藏袍,类似“夺显”,只是下摆无龟布装饰,滚以红色布压边。一般以青、黑、绿等布作料,制作不如“夺显”考究。女子无论穿何种类型的长袍,均在腰前系一块图案美丽、颜色鲜艳、用氆氇制成的“帮艘”(围裙)。有的她方妇女下着白色褶长裙,裙长及地,用棉布或麻布制成。上着红灯蕊绒或白布作料,衣领滚有金、银丝布边的衬衫。衣裙相连处柬红色毛布或红、绿丝绸腰带。腰带上挂有精制小吊刀和绣花烟荷包,留满发,加红头绳或各色丝线混合编成的发圈。发圈上穿洞嵌上约20个银元,另加四串彩色小珠绕于头额。双耳垂刺孔带银制耳环,双手戴手镯、戒指,颈上戴各色珠子穿成的项链。有的牧区妇女和高寒地区的妇女着灯蕊绒或毛布上衣,下穿用细羊毛或绒牦牛毛织成的毛料制作的“甲利”(长裙),腰罩“帮典”,脚穿毛织成的“秧”,既暖和又轻便。解放后,随着藏族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有许多人穿贵重华丽藏装,外加名贵装饰。

凉山木里“黄金王国”:金灿灿的服饰,高挑挑的姑娘

(宋明/文 曲木子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