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鞋跟声_小学最忘不了的是周一早晨教室里鞋底拍桌子的啪啪声

作者: 时间:2024-05-24 15:56:57 阅读:

48年前的1976年早春二月,家里缴了2元钱的学费,我背着书包上了小学。那时候,还是春季上学,到冬季一学年结束,考试升年级。小学3年级时,加了半学年,改为秋季新生开学了。

学校不远,就在村子东头隔着两个稻田即到。就两排破土坯茅草房子,前面一排五间是一到五年级的教室。后面一排就2间,一间是教师办公室,放着几张长条桌做为老师的办公桌。另一间是校长的办公室兼做卧室,校长家在肥东是常年住在学校,不回家的。教室前一片两三亩的空地算作操场,一条两三米宽的小河沟将操场和周边的农田隔开。

学校没有围墙,没有花草树木,几乎一无所有。真的是一无所有,连窗子玻璃都没有,就这样敞开着,隆冬时节刺骨的寒风吹在身上瑟瑟发抖,手套是没有的,很多同学的手脚都生了冻疮。电灯更没有,那时候我们这里还没有用上电。上课时晴天光线尚可,到了阴雨天,黑板上的字就模糊不清了。

下午一般就上2节课,4点多就放学了。但回家后,首先是放猪或是放鸭子,到天黑后吃过晚饭,才开始在煤油灯下写作业,现在知道那叫一灯如豆,灯火微小,蜡烛是没有的。或许正是当年微弱的煤油灯缘故,到小学5年级就有点近视了。初一的时候是全班第一个戴上了眼镜,成为了终身遗憾。

教室里是没有现成桌椅的,所谓的桌子是上届学生们用土坯垒成的,甚至高低宽窄都不一致。板凳也是要自己从家里带来,自然也是高低大小不一样了。这样的桌椅,同学们坐在一起,自然也是高低不一样的。泥土做的桌子,时间一长就磨损开裂,于是,每到周六下午放学,就有同学到操场边上的河沟里捧来稀泥,把住桌子糊上一层,再轻轻抹平,这样土桌子看上去也就平整好看一点了。

农村的孩子天天在泥水里玩,干这些事情倒都是轻车熟路,不教都会。到周一早上,半干的桌面上出现裂纹,趁泥巴还没有完全干透,我们自然地脱下鞋子,在桌面上拍打起来,同学们敲起来带着节奏,好像在打鼓、在奏乐,又好像是一场娱乐比赛。各个教室里都是噼里啪啦、此起彼伏的,像是一场交响乐演奏会,好不热闹。直到老师走进教室,才逐渐的安静下来。

小学五年的时光基本都是这样过来的。直到80年夏天,小学毕业那年,上级拨款,学校盖了5间大砖墙瓦房,改善了办学条件。可惜我们毕业了,没有享受到好条件。时至今日。将近半个世纪过去了,耳畔犹有啪啪声。2001年,随着合肥大房郢水库的建设,移民搬迁,学校也完成了历史使命。学校当时叫郊区优胜公社照山小学。

条件虽然艰苦,老师也都基本是附近的农民出身,两三年后分田到户,家家都有承包地。农忙季节,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都要下地干活,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和学习当中,但学校还是给我们带来了最初的教育,开启了文化启蒙,认识了汉字,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从此而一发不可收拾,几十年养成了读书学习的习惯,并一生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