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抖胸bj(第一次出国访问的经历,为何45年后仍令他记忆犹新?)

作者: 时间:2024-06-05 11:16:38 阅读:

来源:“金台唱晚”微信公众号

微信ID:rmrbjtcw


第一次出国访问,他有何见闻?这些鲜活生动的记忆,历经45年仍如此清晰。今天“推送人民日报社原国际部高级记者史宗星《第一次出国之旅》,讲述那次难忘的经历。

第一次出国访问的经历,为何45年后仍令他记忆犹新?

我曾出国许多次,到过几十个国家,回想起来,还是第一次印象最深。

我第一次出国是1974年11月27日,参加中国友好参观团访问伊朗,庆祝中伊正式通航。我们乘坐的波音707包机,是中国民航开往伊朗的“首航班机”。参观团团长是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林巧稚大夫。

是日上午8时许,飞机轰鸣着从首都机场起飞。由于是第一次坐飞机,我很激动,也有点紧张,等飞机飞平之后才逐渐平静下来。就这样,我开始了人生第一次出国之旅。

第一次出国访问的经历,为何45年后仍令他记忆犹新?

1974年,代表团成员在伊朗包机前合影。

油焖大虾+茅台酒

起飞约半小时后,乘务员(那个年代不叫“空姐”)便忙活起来,给每位乘客送上擦手的热毛巾和饮料,橙汁、番茄汁、矿泉水都有,任你挑选。我从来没喝过番茄汁,想尝尝,便要了一杯。看着挺好,红红的,喝到嘴里觉得不对自己口味,差点吐了出来。为了不露怯,还是硬着头皮喝了下去。

4个多小时后,飞机飞临“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上空。从空中望去,景色十分震撼人心:雪山银峰,蜿蜒连绵,一片冰雪世界的壮丽景色。大家纷纷凭窗俯瞰。我禁不住心潮起伏、浮想联翩: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是在这里顶风冒雪、历经寒暑,越过千峰万壑,一步步开辟了从中国到伊朗并延伸到地中海畔的“丝绸之路”。这是一条多么艰险的道路啊!经过漫长岁月,那风雪弥漫的古道早已湮没,但中伊两国人民通过“丝绸之路”结下的传统友谊,今天又焕发出新的光彩……

“开饭了!”乘务员轻柔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第一次在万米高空吃饭,也是一次有趣的经历。饭菜很丰盛,有两只大虾,整个机舱弥漫着香气。邻座的团友告诉我,这叫油焖大虾,是道名菜。随后,乘务员又送来酒品,有红、白葡萄酒,还有贵州茅台酒。男团友很兴奋,纷纷点茅台喝,我也要了一小杯。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喝这么名贵的酒。这顿空餐吃得很爽,简直就是神仙过的日子。

“你们是哪个国家的军队?”

飞机在德黑兰机场降落后,我们乘大巴去下榻酒店。在酒店门口下车时,引来不少人围观。一位小伙子凑过来说:“请问,你们是哪个国家的军队?”

“我们不是军队,是中国来的参观团。”团里的波斯语翻译笑着回答。

第一次出国访问的经历,为何45年后仍令他记忆犹新?

1974年,代表团抵达德黑兰。

这个误会是由我们的着装引起的。60来号人的参观团,浩浩荡荡。男士都穿中山装,女士穿的是小开领,且男女服装颜色相差不大,不是藏青就是深灰,只有个别人穿得颜色浅一点。在不知内情的外人看来,可不就像一支军队吗?

那个年代临时出国,公家发点置装费,一般都是到北京百货大楼的“红都”专柜买一套成衣,不完全合身,但大小也差不多。成衣的颜色很单调,除了藏青和深灰,没有更多选择,除非你自己选料子定做。大家都在“红都”买,所以款式和颜色就“不约而同”了。我在“红都”买了一身深灰色的中山装,又到报社出国人员用品仓库借了一件大衣和一个箱子,出国的装备就齐了。

第一次出国访问的经历,为何45年后仍令他记忆犹新?

1974年,史宗星在伊朗里海之滨留影。

肚皮舞引发风波

这次的访问行程,连来带去共7天。头两天进展顺利,第三天发生了“肚皮舞事件”,给访问蒙上了一点阴影。

事情发生在午餐时间,灯火辉煌的大厅里,大家正在吃自助餐。突然,音乐四起,一位穿着非常裸露的舞女一闪而进,登上了舞台。伴着节奏感很强的音乐,这位舞女又是抖胸又是扭胯,两条胳膊像蛇一样舞动,肚皮像波浪一样翻滚,还走下舞台到每张餐桌跟前近距离表演……我至今都没法形容当时的尴尬情景:陪餐的伊朗朋友一个个兴奋得不得了,像打了鸡血一样,又是叫,又是跳,拍手助兴;而参观团的团友却一个个闷头吃饭,有人连看都不敢看一眼。舞女跳了一会儿就走了,给大厅留下一片寂静。

一回房间就炸锅了。有人说,给我们演肚皮舞是对客人的不尊重;有人甚至说,这是挑衅,团部和使馆应该出面交涉,提出抗议。当时是1974年,国内还在搞“文化大革命”,肚皮舞之类的东西自然被视为洪水猛兽,团友们有这些反应也是可以理解的。

据说,团部的领导委婉地提醒了对方。在告别茶会上,伊航总经理说:“你们是我们请来的贵客,我们的接待有什么不妥之处,请你们原谅,但我们的用意是好的。”后来又听说,那位舞女是德黑兰最知名的舞者,伊朗航空公司特意花重金请她来表演。

“写伊朗不写它的石油,

说不过去”

访问结束回京后,代表团在和平宾馆作总结。我把起草的一篇通讯稿交给林巧稚团长,征求她的意见。她阅后对我说,稿子写得不错,但有一点你得加上,就是伊朗的石油工业。她强调说:“写伊朗不写它的石油,说不过去。”

1974年,宾客亲切交谈,前排左一为林巧稚,后排左一为史宗星。

参观团访问伊朗期间,参观了炼油基地阿巴丹,那热气腾腾的景象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之所以没写这一段,不是疏忽,而是怕惹麻烦。因为此前不久,一位同事去非洲某国访问,回来写了该国发展经济的成就,被有些人说成“美化资本主义”,弄得满城风雨。

有了林团长这句话,我非常兴奋,赶紧返回报社向有关领导汇报,然后在通讯中加上了下面一段:

在伊朗参观访问的日子里,我们不仅看到了灿烂的古代波斯文化,而且也看到了伊朗政府和人民在捍卫国家主权、保护民族资源和建设自己的国家中取得的令人可喜的成就。我们访问的石油城阿巴丹,60多年前只是一个小小的渔村,如今已扩展成为有40多万人口的工业城市。一座座巨大的油罐、高高耸立的炼油塔和纵横交错的油管,呈现出一派石油工业不断发展的景象。伊朗朋友告诉我们,伊朗的石油资源和石油生产过去控制在西方垄断集团手里。伊朗政府和人民经过长期斗争,现在已逐步掌握了本国的石油的命运。像每天能处理原油48万桶、生产近120种石油产品的阿巴丹炼油厂,已经由伊朗国家石油公司自己来管理。伊朗本国培养的一支石油工业的技术力量正在成长。伊朗从1908年开采第一口油井以来发生的这种引人注目的变化,使我们感到十分高兴。我们祝愿伊朗政府和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发展民族经济事业中取得新的成就。

加上这段话,文章更充实了。这篇通讯于1974年12月16日以“新华社记者、本报记者”联合署名发表在人民日报上,题目是《古道新架友谊桥》,为我们那次伊朗之行画上了圆满句号。

第一次出国访问的经历,为何45年后仍令他记忆犹新?

1974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五版刊登《古道新架友谊桥》。

第一次出国访问的经历,为何45年后仍令他记忆犹新?

1974年,史宗星(右二)与新闻界团友合影。